“内外兼修”奉贤这个村如何走出民主法治新路子?
民主法治是激活基层治理能级,精细化提升基层服务能级的重要载体。坚定不移地围绕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有关工作部署,强基固本,充分宣扬德治、法治、自治的精神理念,看看奉贤区新叶村如何“内外”兼修,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
庄行镇新叶村位于奉贤区西北角,北枕黄浦江与闵行区隔江相望,西依千步泾与松江区毗邻、南邻大叶公路、东至浦卫公路、村域面积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00亩,共有户籍人口3233人,现有党员142名。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宜居乡村、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健康村、美丽乡村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并于2021年成功创建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
特有的农村社区底蕴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新叶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独特基础。外修硬件重民主法治宣传,内修素养强民主法治意识,推进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农村社区民主法治化建设。
新叶村始终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建设“五个一”法治文化体系,即:建设一个法治微阵地,融入法治元素,更新公共空间主题,积极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法律条文等内容,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建设一条“红色”之路,结合红色文化阵地,营造尊宪、崇宪的环境和氛围,并使其成为宪法宣誓的重要场地。
建设一幅法治自然景观,深度结合示范村建设,因地制宜突出宣传教育、艺术欣赏、自然而然的乡村优雅景观,充实“四长制”责任体系与民主监督相结合达到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效果。建设一批民主法治体系,结合“美丽约定”十条内容,建设法治宣传。构建“九个最美”评选工作,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实现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建设一套“智慧云”民主推广载体,与东方有线开通家门口民主监督、法制宣传、村务公开的云平台;充实“智慧新叶”与法律微课堂同步更新,将“自媒体”时代与新“村民”的观念有机融合,达到普及的效应。
新叶村始终因地制宜,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为目标,紧紧围绕“学用结合、普治并举”的思路,积极拓宽基层法律视野,创新工作方法,不断丰富载体形式,在深化法制宣传精准度上求实效,扎实推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基层民主法治提质增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专题法治讲座烘托实效,邀请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对村干部、村民组长、党员代表等开展专题讲座,提升了基层干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依法管理的能力。日常学法形成工作规律,基层干部深入本岗位业务法律法规学习,“法律明白人”队伍深化微讨论、微课堂,同时,利用各类法治宣传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推进学法便捷化、常态化。
警示教育深入民心,组织开展旁听法庭庭审、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以典型案例和生动事实来教育和警示基层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加强党性修养,严格遵守党纪党规。以案释法体现实际,组织定期交流困难和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处理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鼓励法律明白人介入与参与矛盾调解工作,夯实法治队伍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与民主法治建设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新叶村坚持实行以法治村和以德治村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牢牢把握思想根基,以法治促文明,以民主促和谐,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完善宣传机制,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树立先进典型,通过示范引导、典型带动等方式,让群众实现由“冷眼旁观者”到“积极参与者”的转变。完善评比机制,走访调研、座谈交流,不断加大“两个和美”、垃圾分类、房屋出租等指标的考核力度,使评比内容深入人心,真正激励村民实现自治。
完善监督机制,创新成立“美丽约定”执行和监督委员会成员,细化监督规则,明确监督主体和监督职责。发挥其在乡村基层治理的“小宪法”作用。完善奖惩机制,红榜表彰,黑榜警示,实现更加公开透明的奖惩机制,引导村民践行“美丽约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氛围。
乡村振兴,法治先行,新叶村以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为抓手护航乡村振兴,将坚定发扬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走基层路线构建浓厚的群众底蕴、不断深化改革力度与民主相结合共推乡村建设、不断推进五个振兴齐抓共管促乡村振兴,以三个“不断”持续推进新农村民主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