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电动车(微型电动车市场火爆,为何仍然掀起了这波停售潮)
微型电动汽车的“快速转冷”是正常规律使然,微电的火爆本就是一种试探
汇总:
- 长城欧拉黑、白猫,IQ,停售
- 长安奔奔E-Star,停售
- 吉利几何功夫牛,停售
这些车曾经都是很热门的哦,在其停产之前基本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订车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那么这些车为何说停产就停产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车不赚钱,甚至会亏钱,车企是在赔本赚吆喝。
貌似只有五菱宏光MINIEV,奇瑞QQ冰淇淋等极个别的微型电动汽车仍旧坚持生产,这两家企业就不拍不赚钱吗?这是今天要讨论的主要话题。宏光MINIEV的热销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对于五菱而言却不见得是好事,因为车辆的价格非常之低,想要控制好利润空间就只能压缩车辆的制造成本的投入,那么车辆的品质自然会相当之低;久而久之,这些车辆的评价就会变差,或者是品牌被视为低端汽车品牌而选择包容这些缺点,只是这个品牌未来想要打造出主流车或中高端就不太可能了,很少有人能接受低端品牌的打造的高端车。
然而,五菱本就是个低端商用车品牌,早期只是打造面包车和承载式车身的微卡,所以五菱的起步只能选择低标准的微型车;奇瑞汽车的品牌形象也不是很理想,与一线自主品牌相比的定位是偏低的,所以也一直在入门级车的阵营里挣扎。
长安、长安、吉利等车企为何陆续放弃微型电动车?
应当明白了吧,原因首先是这些车会影响其企业或集团形象,对于旗下品牌向上会产生阻力;其次则是这些微型车真的不赚钱,初期想要打造微型车的初衷也不见得是为了“分一杯羹”,而是为了“刷数据”。几乎每个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榜里都有五菱,排名也都很靠前,一度还是电动轿车的销量冠军;这让五菱的品牌知名度一度达到极高的标准,似乎这是最理想的广告方式,那么对于其他车企而言,用这种方式来做广告也是不错的选项吧。
然而长远来看这必然是个“坑”,品牌形象受损,把上汽通用五菱作为“假想敌”本就有些跌份;其次即便微型车能热销,能引流,可是吸引来的消费者消费者也无法带动其品牌中的其他车辆的热销,如果这些微车的销量过高,占用生产线的资源也会跟进,其他车辆的交付可能会受到影响。
“坐享其成”即可,前提车企没有必要再去蹚微电的浑水。
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人选择宏光MINIEV,或者是上述停产的微型车呢?原因并非“消费降级”,而是消费升级之前的试探。现在的很多司机对于新能源汽车还持保守态度,在没有使用经历之前,不知道这种车到底靠不靠谱;那么有了这些价格低廉的绿牌微电,对于摇摆不定的用户而言则可以进行低成本的试探。
“坐享其成”很好理解,就让五菱宏光MINIEV热销,销量越高越好;因为道路上跑的绿牌车越来越多,那么越来越多的司机就会对新能源汽车有坚定的信心了,在选车的时候就会直接跳过“试探步骤”而直接一步到位,选择的车正是长安、长城、吉利、比亚迪、零跑、哪吒、蔚小理等品牌的主流车和中高端车喽。
而最终随着信心的建立,微型车还是要被淘汰的;因为消费升级带来的是汽车大型化,只要预算允许且信心坚定,家庭用车则不会选择微型车,所以曾经的燃油动力微型车全数停产,微电也必然会步其后尘。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