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星安全网址(瑞星杀毒软件如何衰败的)
曾经的杀毒江湖里的传奇为何会沦落至默默无闻?
错误一:重推广而不重研发
一些短暂的成功案例,让很多创业者过于迷恋和相信营销的作用。但瑞星的失落,再次证明:营销可以让虎添翼,但关键还是产品、产品、产品,重要的事说三遍。
瑞星诞生于1991年,主要创始人有三个:王莘、刘旭和田亚葵。
1998年4月,瑞星推出清除宏病毒的杀毒软件,当年12月就被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称号,并且被列入九八国家级火炬项目,而在这之前,瑞星的账户上只剩10万元资金,同时还欠着15万元广告费。
1999年,CIH病毒首次在全球大爆发,瑞星在刘旭的带领下,成为国内第一个解决CIH病毒的杀毒软件。
清除宏病毒的杀软、解决CIH病毒的杀毒软件,这两场战役奠定了瑞星在杀毒软件界的地位,刘旭也因此掌握了公司的话语权。这段时间也是瑞星发展最快的阶段,被瑞星人称为“刘旭时代”。
2003年,瑞星达到了最巅峰的时刻,这一年,瑞星在国内杀毒软件市场的占有率一度达到了60%。然而,也是从2003年开始,刘旭离开了瑞星创办了微点杀毒软件公司,瑞星开始了王莘时代。
错误二:错失转型良机
瑞星跌落的更大的原因在于,没能抓住个人级杀毒软件免费和移动端布局这两次转型的机会。
瑞星也在转让说明书中承认:“个人信息安全市场转型期间业务未能紧跟市场步伐,导致个人级市场份额下滑,至今尚未挽回损失。”
2008年,奇虎360打出免费的口号进军杀毒软件市场,靠着捆绑及营销策略,迅速占领了半壁江山。当时,包括瑞星在内的所有杀毒软件厂商仍带着老大哥式的傲慢,抗拒免费。
2010年11月,金山(猎豹移动前身)宣布永久免费,个人级免费杀毒的大势已定。
4个月后,瑞星认识到大势已去,只能跟随360的免费策略,宣布旗下所有个人杀毒软件将永久免费,但这也标志曾经的杀软帝国已经彻底坍塌。
与此同时,包括江民在内的老牌杀毒软件也都日薄西山。
一度一家独大的瑞星,曾将软件升级更新作为创收的主业,然而过渡依赖政府采购,忽略了市场需求。
而安全软件成了奇虎360在PC端的生命线,奇虎360先后捆绑拓展出了浏览器、网址导航和搜索等产品。
2010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瑞星再次措施了转型的良机。转让说明书显示,截至2015年7月,瑞星共有13款企业级产品,8款个人级产品以及1款瑞星安全网址导航。
可以看出,瑞星的主要布局仍然在PC端,企业级产品、个人级产品和网址导航,而在移动端的布局则非常弱。
2010年之后,瑞星曾为自己确定了三个战略性的业务方向:企业级安全领域,企业移动安全管理(MBM)系统,个人级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瑞星在手机安全团队之外单独成立了移动互联网产品小组。
但直到现在,市场上关于瑞星移动端产品的消息并不多。反观奇虎360,已经逐步建立以手机安全为核心,应用分发平台、移动搜索、手机硬件等软硬结合的移动生态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