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加拉瓜大运河(泰国为什么不在狭长的半岛之间挖一条运河,从而取代马六甲海峡)
世界地缘局势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泰国在还是暹罗的时候就想过开挖克拉运河,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拖了几百年,一直没开工,将来也开工不了了,克拉运河注定只是计划。
近些年克拉运河在国内的名声已经臭了,它和尼加拉瓜运河一样,被很多不法分子当作幌子用来非法集资、坑蒙拐骗。
克拉运河就是计划在克拉地峡上开挖的一条运河,早在17世纪时泰国(当时中国还称其为暹罗)便有此构想。1868年即位的拉玛五世正式提出开凿克拉运河的计划,上世纪90年代时任总理差瓦利·永猜裕、2003年时任总理他信都力主开挖运河,但都是干打雷不下雨。
关于克拉运河无法开通的原因,相关文章网上一搜就能搜到,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点。
1、开挖难度大,资金投入大,成本回收年限长。
克拉地峡是马来半岛与泰国南部连接的狭长地带,将安达曼海和暹罗湾分隔。克拉地峡最窄处有56公里,最宽处有190公里,海拔最高为75米。
泰国之前组织专家对运河方案进行论证,最后在泰南狭长地带拟定4个地点,位于普吉岛以北的克拉地峡只是4个地点之一,而且并非最优地点。因为克拉地峡虽然最窄处只有50多公里,但是山地多,施工难度太大。当时给出的最优方案是在普吉岛以南的萨庭帕县开凿一条100公里长、400米宽、25米深的运河,双向通航。工期大约7-10年,耗资300亿-400亿美元,这条计划中的运河被称为“泰国运河”。这条运河相比马六甲海峡能缩短1200公里左右的航程,节约1-3天的航运时间,大型油轮可节省30万美元的费用。运河的“过路费”必须要远低于航程节省的费用才能有吸引力,但与天价的建设成本相比,依靠“过路费”回收成本太慢了。
而且新加坡拥有现成的世界一流港口,设施和管理水平也是世界一流。泰国工业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比新加坡差一大截,就算运河建成了,又有多少船舶愿意去?所以只看成本和收益就没有多少人同意开通克拉运河。
泰国的财政一直捉襟见肘,恐怕拿不出这么多钱,连经常出轨的老旧铁路都无钱修缮,怎么可能修建沟通两洋、耗资几百亿美元的运河。让我国去当冤大头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正在规划中巴经济走廊,不会把精力浪费在这条没有希望的运河上。
2、内部矛盾。
泰国国内局势一直不稳,根本无法合力完成这么浩大的工程。而且泰南地区一直是泰国的火药桶,尤其是泰南三府——北大年府、也拉府和那拉提瓦府(陶公府),这三府的居民以马来人MSL为主,一直寻求脱离泰国,恐怖袭击不断。宗教和民族问题一向是无解的难题,而克拉运河如果开通更会加大泰南与泰北之间的隔阂,会加重泰南三府的分离倾向。
3、外部阻力。
克拉运河开通有可能会取代马六甲海峡,成为新的“海上生命线”,对世界局势产生巨大影响。而泰国是个小国,他若是要开通克拉运河,势必会受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的阻挠,马六甲海峡每年6万艘船通过,这么大块肥肉他们怎么可能让出去。而且还有美国在背后给他们撑腰,马六甲海峡是美国称霸世界必须控制的16个咽喉要道之一,美国不会让克拉运河取代马六甲海峡的地位。
阻碍这么多,克拉运河怕是永无开工之日了。